第73章 捡山_穿越初唐
笔趣阁 > 穿越初唐 > 第73章 捡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章 捡山

  穿越初唐!

  华夏大地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农耕文明的轮回史。尤其进入封建王朝后,无数次的朝代兴衰更替,都或明或暗都伴随着土地使用权的争夺。

  苟超十分幸运,穿过来的王朝正在走上坡路,人地矛盾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不足上面,还不用绞尽脑汁去搞来那么两三亩的土地才能糊口。

  轻轻松松,没费多少力气,就成了一个大地主。苟超现在就如同一个被扔在荒郊野岭的土豪暴发户,空有一身的财产,却体现不出价值。

  在永宁县想找那么一两户佃户,不说难比登天,也属实不容易。各村各庄几乎都是宽乡,家家户户都有不少田地,根本没有精力再去侍弄别人的土地。而短暂停留的难民,由于严格的户籍管理并不能四处流窜暂居,只能听从官府统一安排,绝大多数都投入到了永宁县城的建设工作。

  难道贞观初期的大唐王朝真就那么地广人稀?耕地多得分都分不完?

  还真不是这样,这时的社会上其实还充斥着一大批的劳动力,却不能人尽其用。他们就是所谓的贱户!

  这些贱户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权,身家性命都掌握在主人身上,半点由不得自己。若不能侥幸脱籍,朝廷的恩泽雨露永远也别想淋在身上,绝大多数过得连畜生还不如。

  说起这些是因为苟超进城买种子时,遇到了人市上发卖仆役婢女。一排衣不蔽体的男女跪在地上,木然地任人挑拣。

  尤其是女人,甚至被人像畜生一样掰看牙口,抓摸□□……

  苟超说不上当时是愤怒多些还是震惊多些,好好的人竟被如此对待,果然是古代社会吗?最近过得有些顺遂,都快忘记自己是个外来户了。

  呆呆地看了许久,直到几名男女被陆续地买走,苟超的手才从怀里的钱串上拿开。

  唉,他能怎么办呢?倾其所有买回去一人、两人?

  苟超自信即便再多两人,紧紧裤带,他也能带着熬过这个冬天。可二蛋就又得跟着过上忍饥挨饿的日子,或许还得忍受满村子的流言蜚语。

  为了两个不相干的人,为了自己一时的心里好受,值得吗?

  看着那两个女孩一个被猥琐的老男人摸摸索索的带走,一个被扭腰摆臀的妇人拉开,苟超暗嘲一句“果然人都是自私的”,闷头朝种子店走去。

  由于人手不足,苟超也没多种粮食。只种了五亩的麦子,和两亩油菜。

  “大郎,捡这老些橡子作甚,不如去捡毛栗子吧,那个人吃了还能顶饿!”

  麦种都下到了田里,生活不再那么紧张,村里人都开始做起入冬前的准备。

  这时的石河子,几乎家家都在院里屋前晒制许多干菜。还有芋头、萝卜那些耐储藏的根茎类蔬菜,也要风干些水分才不易发霉。

  苟超夏天种的萝卜也都起了出来,满满当当的铺满多半个院子。二蛋身负兄长重托,要看着鸟雀鸡鸭,不让它们去偷吃萝卜和摊在笸箩里的野菊花。就只好在院子里和石头换着花样的玩竹马、竹蜻蜓、跳房子、抓小蛋儿……

  而村里的大人就多半进山里捡起山货,来贴补日常耗用。

  “四郎知道哪有栗子?那可是太好了!”

  因为大孤山比较安全,平时村里人来的多,仅有的一些山货都被时常进山的村人收捡的差不多了。这时候秋种结束,大家都结帮成队的往西山北山里赶。

  苟超之前和白山子一同进山,发现大孤山顶,南坡那边有一大片橡树林。估计是村里人都不知道橡子用途,橡树林里铺满了不知道积攒多少年月的橡果。那时候挑能用的捡了不少,可树上挂的待成熟的更多。现在已是深秋,苟超估计今年的橡果应该都成熟了,就汇了张小四一块来到了大孤山。

  张小四一听苟超询问,干脆橡子也不捡了,就坐地上看他忙活,嘴里回到:

  “栗子西山好几座山头i都有,有个山头还有好几株山枣树,还有那结核桃,西山好东西多着呢!大郎也是的,不听俺把话说完,就将俺拽来这大孤山,捡这些个没人要的橡果干啥啊?”

  张小四有些摸不着头脑地踢踢脚下的橡果,还想着自己山头熟,能带着大郎多捡些好物呢,谁知被他一拉就来到了这里。

  苟超看了一眼有些无聊的张小四,笑着说道:

  “那敢情好,等捡完橡子,我可就指望跟着四郎捡好贺儿啦!”

  见苟超越捡越快,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张小四若有所觉,凑到他身边追问到:

  “大郎,汝倒是说说,这橡子到底有何用啊?都捡了两大筐了,还能当粮食吃不成!”

  苟超被他急得一乐,再不逗他,说到:

  “你家不是也养猪,啊不,也养彘。还问我家那两头怎地长得那么快么?”

  张小四一听,明白过来,试探地问道:

  “莫非是吃这橡子?不对啊,俺听老人说过,灾年也有人吃过橡子,可吃过就胀肚拉不出屎来……”

  “直接吃肯定不行,得好好处理一下才能用。其实那彘很人似的,光吃草肯定不长肉,几遍配着糠皮也长得慢,得喂苞米面,呃,就是粮食面才长得好。但人都不够吃,谁舍得喂它。”

  见张小四明白过来,苟超拍拍他的肩膀,督促道:

  “还不快去捡!你也多存些,等回去后我教你处理,保证你家那彘年底前能肥上一圈。”

  一改刚刚地怠工,张小四听了解释,立马充满干劲地捡了起来,嘴里还夸道:

  “大郎怎地甚么都会!自打与汝相识,俺是长了好多见识。这新犁用的,俺家多种了近一倍的麦子。还有那绑腿,那饧糖,那铁掌!”

  想到山脚下吃草的驽马,蹄子上穿着大郎特特给打得铁鞋,张小四还是有些激动,接着絮叨:

  “大郎怎就想到给马穿鞋呢!这老马穿上,连走石子路都不嫌扎脚,跑路都有劲儿了!”

  苟超不想揽功,就推说

  “那东京西京早就有给马钉掌的,先父看到,就想‘马能穿鞋,牛差什么?’,后来便试着做了牛蹄铁。”

  这东西二京是苟超听铁匠师傅说的地名,当时还无厘头地想到:“这地方竟有个东京西京,那南京北京不知道还在不在?”

  “那大郎也是厉害,甚么本事学学就会。要都像大郎一样,做师傅的哪还敢收徒弟,传家的手艺还不都被学将去啦!”

  “够了啊,张小四,你今个嘴上是摸蜜了吧,说起话来……”

  两人说说笑笑做活也快,半天不到,就捡够了橡子。

  苟超见二蛋和石头在家里玩儿得不错,就给他俩留了吃食,并许诺给下晌给他们待零嘴,自己则意犹未尽地跟着张小四进了西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a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a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