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朱栎的新式弓弩,绝对的战场利器!_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人生
笔趣阁 >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人生 > 81:朱栎的新式弓弩,绝对的战场利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81:朱栎的新式弓弩,绝对的战场利器!

  81:朱栎的新式弓弩,绝对的战场利器!

  长江边,先锋军……不,现在应该叫破逆军的大营驻地当中。

  朱栎寅时就带着八百护卫军来到了大营当中,做的第一件事情却是给这支军队改了一个名字。

  先锋军改为了破逆军,多少有些针对蓝玉的意思。

  这是诸葛亮给朱栎出的主意。

  想要把蓝玉在这支军队原先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光是裁撤原来的那批将领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让这支军队彻底改头换面。

  想让这支军队姓朱,那就从改称号开始。

  于是两人商量之下,就换了一个破逆军的名字。

  听着霸气,而且意在破除逆贼。

  至于这个逆贼指的是谁,那就仁者见仁了。

  朱栎如今相当的高调,实际上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即便朱栎想要低调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他要足够的高调,要让所有人都对他心生畏惧,那他的麻烦自然也就能减少很多。

  至少不会再有人以为他是软柿子,是个人都想要来踩两脚。

  而且有了朱元璋在背后撑腰,他更是无所畏惧了。

  更何况除了朱栎,谁还敢说能够把蓝玉按在地上摩擦的?

  那帮淮西勋贵如今也只有朱栎能够震慑。

  对这帮人,朱元璋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至少他还没下定决心全部杀完,现在有老九在帮他做,朱元璋对此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听到先锋军连名字都改成破逆军之后,蓝玉的脸都快气绿了。

  而且整个军营只要是‘姓蓝’的统统都被朱栎裁撤,这不明摆着就是打他的脸么?

  搞到现在,几乎是人尽皆知了。

  但即便如此,蓝玉还得忍。

  没办法,他现在干不过风头正劲的朱栎。

  单挑他不是对手,群殴,人家背后是朱元璋。

  这还怎么玩?

  改完军队称号之后,朱栎就把这十营的骑兵交给了陈勇等人。

  训练的问题,朱栎已经不用自己操心了。

  陈勇他们完全会根据朱栎交给他们的套路进行,再加上那八百护卫军,要训练这批军队已经不是问题。

  而且陈勇他们十个,还会从各自的小队当中挑选出3个合适的来填补空缺的千户将领。

  30个千户,再各自选出自己队伍当中的百户。

  要知道哪怕只训练了几天的时间,以朱栎那种魔鬼式的训练方法,这八百人早就已经和数天前不可同日而语了,个人体能和战斗力就已经超过了破逆军当中不少的老兵。

  而他们还年轻,未来更是有无限的潜能,提升空间巨大。

  朱栎才不会蠢到凡事亲力亲为,他只要把陈勇这十个人培养起来,剩下的事情就得让他们去做,否则要他们做什么?

  当真就跟在自己身边当保镖么?

  以朱栎的武力值,他也不需要保镖。

  把所有事情都交代下去之后,朱栎就留在了破逆军的主营当中,开始对着图纸写写画画。

  朱栎想过了,他要在出征之前,给自己的兵马装备上一种更加强悍的弓弩。

  一般的弓,对训练要求比较高,个人素质和箭法准头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提升上来的。

  而且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军队进行训练了,所以特殊时期,必须想特殊的应对办法。

  至于诸葛亮当初发明的诸葛连弩,朱栎暂时还没打算研究。

  因为这玩意最大的作用,其实是打防守战的,守城绝对是利器。

  因为这玩意体积太大了,而且还是连发装置。

  光是想着一次性能连发几十支箭矢出去,你就能知道这玩意的体积能有多大?

  而朱栎这边都是骑兵,在马背上根本无法使用诸葛连弩。

  所以体积更小,威力和射程更猛的弓弩就成为了朱栎的首选。

  如果要说弓弩,白起和秦始皇嬴政绝对是最有发言权的。

  谁不知道秦国劲弩的强悍?

  秦国锐剑,秦之劲弩在那个时代绝对是天下无敌的存在!

  在战果百余年的历史当中,包括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当中,劲弩发挥了他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和贡献。

  无数列国士兵,一听到秦国劲弩就双腿发软,说是闻风丧胆也不为过。

  但秦国劲弩唯一的缺点,就是制作的工艺近乎苛刻,细致到每支箭矢的制作标准都必须统一,误差不能超过一毫米,而且箭杆上有瑕疵和裂纹的根本不用!

  要不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得以施行更加先进的制度,以及精细化的管理方法,秦国劲弩的制造也不会达到如此严苛的工艺水准。

  这也是秦国劲弩在那个年代,是他国绝对无法复制和仿造的原因。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上下小到一块城墙砖的规格,达到一个工程都有严格的追责制度,秦国劲弩的生产都是批量化,而且还是流水线的运作模式,对于细节的把控十分的精准,从箭头到弩身的尺寸都诀不能超过规定的误差范围。

  其实这一点,后世子孙从长城和兵马俑这两处遗迹就能看出端倪。

  在白起和嬴政的指导下……不对,不应该说是指导,因为朱栎已经融合了两人的传承,很多东西他们不说,朱栎也明白,更多的是商讨。

  三个人打算在秦国劲弩的基础上,再结合当下现有的工艺,设计出一种更加厉害的弓弩。

  要知道现在大明用的最多的还是火器。

  可现在大明的火器鸟铳,在射程方面远远比不上弓弩。

  至于为什么要用火器,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成本低,操作起来也更加的简单。

  可以说一杆枪,你给一个新兵蛋子说一下使用的方式,他立马就能学会。

  但弓箭和弓弩就不一样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三担弓都难拉的开。

  打个比方,宁夏城原本需要十万人才能打的防卫战,但只要有大炮和火器,三万人就能守得固若金汤!

  火器傻瓜式的操作,基本上普通士兵都会用。

  但火器也存在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因为鸟铳的射程实在是太垃圾了,而且打完一枪,你还得填充弹药,更关键的是这玩意还是个精细的东西,骑在马上奔跑的时候,填装的速度远不如直接换一把弓箭的。

  至于更先进的枪械,朱栎也不是没想过。

  但是按照明朝现在的工艺,还远达不到制作的标准和条件。

  而且就拿现代手枪来说,一般手枪的有效射程也就在五六十米的距离,少数威力比较大的手枪,例如沙漠之鹰之类的可以达到百米,但这点射程,即便是制造出来也是鸡肋。

  所以朱栎把目标放在了弓弩上,他想要制造出一款射程能够达到6米左右的弓弩,这距离,即便是对比普通的自动步枪也不差了!

  在汉武帝反击匈奴时,汉朝最强的弩是大黄参连弩,这应该是在秦朝连弩的基础上制成的!

  霍去病倒是对此知道不少,也给朱栎提出了不少建议。

  汉初三石弩约射189米,四石弩射252米,十石弩的射程可达6米以上(1石约30公斤之力),而大黄参连弩比十石弩更强,因此射程就会更远!

  而这种弩,可不是靠人蛮力来操作的,因为只要射程足够远,哪怕需要花点时间重新安装弩箭,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且换装过程的时间,可以用列阵分批发射的方式来弥补。

  到时候和敌人作战,你可以打得到敌方,敌方却打不到你,你说敌方气不气?

  就这样,经过几个人的讨论,很快一款新式弓弩就在朱栎的笔下诞生了。

  虽然还只是绘制的设计图,但朱栎有信心将它打造成成品,也成为自己手上的一把利器。

  随后朱栎就带着亲卫直奔工部。

  对于朱栎的要求,工部哪敢拒绝?

  而当朱栎的那份设计图纸交到那些工匠师傅的手中时,就连那些最顶尖的工匠都为之赞叹不已。

  要知道朱栎这弓弩一旦制作出来,射程便是达到了6米左右的恐怖存在,更关键的还是连发,虽然只能连发三支,但也足够恐怖了!

  那帮工匠立马奉为至宝,恨不得能够马上制作一张成品出来。

  搞定了弓弩的事情之后,朱栎这才从工部回到了宫中。

  因为快到午时,还得去老朱那里吃饭呢。

  哪怕自己不回去,估计朱元璋都得派人大老远过来找自己。

  所以他还是主动点比较好。

  在奉天殿陪朱元璋吃饭的时候,朱元璋就先问了破逆军的情况。

  朱栎回答的头头是道,毫不含糊,显然是已经彻底接受了这只军队。

  对此,朱元璋显然是相当满意的。

  “你小子现在都已经懂得用人之道了,这点很不错。虽然让你管理军队,但更多的时候管理的仅仅是那几个人。这道理,和咱管理整个大明朝如出一辙。所以想要当好一个掌权者,不管是将军还是皇帝,懂得用人,懂得御下才是王道!”

  朱元璋满怀欣慰地看着朱栎,笑呵呵地叮嘱道。

  “多谢父皇教会,儿臣记住了。”

  朱栎也是咧嘴一笑。

  实际上该如何当好一个掌权者,朱栎在理论上绝对不输朱元璋,甚至朱元璋都不一定比得过他。

  没有其他的原因,单单是他融合了诸葛亮和嬴政这两个人格之后,他就不缺这些治国和用人的理论

  他唯独缺的,仅仅是实践而已。

  但面对朱元璋,他还是得保持适当的谦逊。

  对外人嚣张和高调都可以,但对自己老子,还是要给面子的。

  “对了,咱已经和杨启商量好了。十二月初二是个良辰吉日,适宜婚嫁。咱打算在这一天把你的婚事先给办了!”

  朱元璋这时突然话锋一转。

  “十二月初二?那不就是三天后?”

  朱栎闻言就是一愣。

  他想过自己的婚期应该不会太远了,不是在自己出征之前,出征归来也必然要大婚。

  但他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快。

  “怎么?有问题?”

  朱元璋笑眯眯地问道。

  “儿臣没什么问题,一切全凭父皇做主!”

  朱栎回过神,赶忙答应道。

  实际上他也就是惊讶这一天来的太快了,对于和杨诗雨成婚,他并不排斥,反正迟早要结婚的,迟几天或者早几天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好,你这婚事,咱已经交代杨启抓紧时间操办了。这一次咱要让你风风光光迎娶王妃进门!”

  “不过时间太紧,来不及给你单独安排王府了,婚礼地点还是放在宫内吧。咱和文武百官,都来见证你的婚礼!”

  朱元璋闻言自然是十分开心。

  既然决定把皇位交给老九,他自然不会再去弄什么王府。

  反正以后东宫就是老九的。

  而且这次朱栎大婚,他已经决定,还要邀请百官都得到场恭贺了。

  这规格,仅次于当初的朱标。

  这也就是朱标现在还在,否则朱元璋绝对以皇太子的规格帮他筹备大婚。

  “多谢父皇!”

  对此,朱栎倒是不在意,不用搬家对他而言也是件好事。

  之前他想要逃离皇宫,那是因为失去了自由。

  如今能够随意进出,还能天天见到自己最大的靠山朱元璋,他就没道理还想着搬出去了。

  朱栎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他的心态转变,他现在甚至都没有再想过要不要去就藩的问题。

  一方面是他现在关注的重点转移了。

  首先是淮西的那帮人,既然刚上了,他自然就没打算躲。

  另一方面,他更多的是想着北征的事情,重心也都放在了军队上。

  “恭喜你了,没想到你这个臭小子二十三了,才总算成家了啊!”

  诸葛亮第一个在脑海当中对朱栎道喜。

  在古代,一个皇子藩王,到了二十三岁才成婚,绝对算个奇迹了。

  普通老百姓,到了十五六岁也绝对开始谈婚论嫁了。

  因为古时候平均寿命就低,生育年龄自然也就更早。

  其他几个人,也紧随在诸葛亮之后纷纷向朱栎表示了祝贺。

  “杨家那丫头看着挺不错的。记得过门之后好好待人家!”

  霍去病笑着提醒道。

  “这小子就是属木头的,根本就没得情调。上次在路上看到杨家那丫头,连个招呼都没打,没准人家丫头还生气了呢!”

  高顺这时也跟着说道,语气当中对朱栎的行为还有些不满的样子。

  其实对于谈情说爱,朱栎的确没什么经验。

  上辈子他就是个学霸,也没谈过恋爱,结果莫名其妙的就穿越过来了。

  再加上这可是在古代,礼节太多,观念也不同,即便是见到杨诗雨,朱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更何况两人年龄差距摆在那里,朱栎便能躲一时是一时了。

  “三天之后就要成婚,还真的有点期待啊!”

  嬴政这时嘿嘿笑了起来。

  “放心吧,成婚当日我绝对把你们六个集体关禁闭!”

  朱栎也跟着笑了起来。

  开什么玩笑,那是他跟杨诗雨大婚,可不能让这六个人跟着凑热闹。

  如果不把这六个人关进小黑屋,那订房花烛夜岂不是等于现场直播了?

  闻言,嬴政等人立马就傻眼了,一个个表示主角可不能那么干,他们绝对不会捣乱。

  但朱栎就是一句话,原则性问题绝对没得商量。

  而且成婚之后,但凡要跟杨诗雨单独相处,朱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绝对是将这帮人全部关禁闭。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倒不是朱栎故意要惩罚他们。

  毕竟那是自己的老婆。

  其他东西可以跟诸葛亮他们分享,但女人绝对不行!

  分割线

  ps:!!!求月票!!!求评价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a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a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