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云鹤武昌_你的心愿我的信念
笔趣阁 > 你的心愿我的信念 > 第六十一章 云鹤武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一章 云鹤武昌

  武昌,曾经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后合汉口和汉阳并为武汉。武昌站离武汉市的中心区域较近,孙扬抵达已是正午时分。

  提到武汉,最负盛名的莫不过唐代诗人崔颢笔下的《黄鹤楼》了。再加上黄鹤楼的选址,按照风水来说,此处为山川灵气之所在,自是引得天下文人墨客趋之若鹜。孙扬在之前一直以为黄鹤楼就仅仅是一座楼,不曾想它其实是以黄鹤楼为主体的一座超大公园。

  尝了一碗地道的热干面,坐着公交车孙扬便来到了这天下江山第一楼。进得南大门,是一开阔的池塘,呈扇状铺开,小桥流水、垂柳蔓藤、点点睡莲、滴滴喷泉,一步一景。行到桥处,见一折面浮雕,千百只飞鹤跃然其上,名曰《九九归鹤图》。其旁壁上的“壮观”二字,似是与北岳恒山悬空寺下的石刻并无二异。

  拾级而上,此地专门修葺了一处词亭,主席的《菩萨蛮·黄鹤楼》以毛体刻在了石碑上,字体苍劲有力,行云流水。史上描写黄鹤楼的诗词不在少数,但此文则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寄情于景,直抒胸臆,慨世事沧桑,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尤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精准地将黄鹤楼的景色涵盖其中。

  向西而行,但见一亭名为“搁笔亭”,传说大诗仙李白曾游至黄鹤楼,有人请其作诗,太白见那崔颢诗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搁笔。足见此文在唐诗中的地位,后人以此建亭留念,又在“搁笔亭”的对面做了一副《崔颢题诗图》的浮雕。

  继而往前,已能远观黄鹤楼了,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一口蛇山上的编钟,近到钟边,细细端详,上刻“千年吉祥”,排队撞钟的游人络绎不绝,钟声浑圆洪亮。从此处能看到黄鹤楼的整个背面,穷目远眺,楼顶是一葫芦状尖顶,五层建筑的顶上书有“楚天极目”字样,通体暗红圆柱配以金色琉璃瓦,飞檐走壁,参差错落,似阁似楼。忽如一口宝壶,又若一口宝钟,仿佛千百只仙鹤舒翅齐飞,坐镇蛇山顶上,极具立体感。

  不需几步,便到了黄鹤楼前,底层书有“席卷乾坤”四字,配以“楚天极目”,大有天下第一的气势。孙扬有个习惯,凡是正门开着的绝不走旁门,除非有特殊的禁忌。绕到正面,“黄鹤楼”三个大字格外醒目,如入云端,底楼“气吞云梦”牌匾更凸显楼之伟岸。

  楼前广场上建一围坪,一双铜鹤立于龟蛇之上,颇为应景,此是为“黄鹤归来铜雕”。正拍照留念间,一股白烟冒了出来,引得众游客惊喜不已,原本伫立着的黄鹤楼顿时显得如坐云雾般,仙境也大抵如此吧。广场两侧布有“瞰川”、“揽虹”二亭,与之呼应,身后又有“江山入画”牌坊作为门庭,与黄鹤楼本体同一色系,组成完整的建筑群。

  进到内堂,孙扬唯一感受到的是震撼,一面硕大的浮雕赫然立于中央,展现着仙人驾鹤而去,众文人骚客仰望云雾缭绕的黄鹤楼的情景,这不就是崔颢笔下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吗?环视两侧立柱上的“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和“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似乎都是与门前的“气吞云梦”交相辉映,一时间气象万千。

  既来之,则登之。每一步,孙扬都感受到深深的文化积淀。看着墙上的浮雕、台上的模型,读着楼内的诗篇,他完全陶醉了,畅游其中,仿佛与古人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交流。攀至顶层,远处的武汉长江大桥横跨汉江,一直延展到了电视塔旁,武汉三镇风光尽收眼底,好不畅快。

  樱花,似乎不适合这个季节,深秋的樱花大道,只剩淅淅沥沥的几颗花苞,偶有几朵俏枝头。武大向来是浪漫的,百米的长廊无花可赏也引得成双成对的情侣纷至沓来。曾经想过要带莉莉游遍情侣会去的地方,这里就是一个选项,可如今唯有孙扬一人极不应景地徘徊在这条街上。百花已谢树凋零,独我一人步秋风。

  行着行着,已到了校园东北角的尽头,出了校门便是广阔的东湖了,孙扬累了,正好在湖边坐坐。微风拂过,凌波微动,远处的山峦起伏连绵,似江上一舟,亦如鱼出浅水。孙扬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晚饭得弄条武昌鱼尝尝。

  回到市中心,询了半天,居然都没一家可以吃到武昌鱼的饭店。最后还是在一个大食堂似的快餐店里才偶尔发现了有做红烧武昌鱼的,孙扬独自点了几个小菜外加一盘武昌鱼。这种鱼头尖体胖,颇有些类似扁鱼,鱼入口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鲜美,相反,皮质还略显粗糙,鱼刺也不少。他平时可不太吃鱼,可即便如此,也是细细地把整条鱼给吃完了,据说武昌鱼的营养还很丰富呢,累了这些天,是该好好补充能量。

  古琴台,谓武汉三大名胜之一,位于龟山山脚之下。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便是从此处流出。来到武汉第二天的一大早,孙扬就前往这个幽静的景点。他向来好静,空无一人的院子里倒是颇合其意。“伯牙抚琴”的雕塑印尤在侧,一块刻有“印心石屋”四字的石头倒是引起了他不小的兴趣,这种被称为阴阳笔法的雕刻功夫让人远看像突出,近看又似凹入,着实妙趣横生。

  进得内院,布置得有如深谷中的世外桃源般,有伯牙遇子期的石像、象征知音的“知音锁”、同根双枝的“知音树”、书有“高山流水”四字的雅阁,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那座古琴台了,台座不大,上面立了一块石碑书有“琴台”二字,这必是典故出处了吧,孙扬心里清楚得很。

  走在“知音”小道上,看着风景,读着历史,品着韵味,唯独没有碰到玄幻剧或者武侠剧中的发现了绝世秘籍亦或是高人现身传授武功之类的云云总总。哪怕是遇到个同游此地的游人也好啊,至少不会显得如此地孤独。可现实毕竟是现实,“高山流水琴台萧,形单影只颇寂寥”,孙扬不禁感叹道。

  行走在龟山上,能看到不远处的武汉电视塔,犹如这山上的灯塔一般,指引着路人的前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前半句描写的便是这汉江西岸的“晴川阁”了,“三楚胜境”最后一胜说的就是它。进到里面,“荆楚雄风”碑岿然屹立,向上是多级台阶,白色看似山门牌坊的建筑上书有“古晴川阁”,灰色的石阶上一只白色小猫优雅地端坐在路中央,孙扬不忍打搅她,站了好久,见她似乎还是没有离开的意思,便缓缓地从她的右侧绕了过去。

  “禹稷行宫”是专为祭祀大禹治水功德的所在,其内供有大禹金身像。行宫西接“铁门关”,东引“晴川阁”。世人虽知“晴川阁”建于明代,却鲜有人清楚“铁门关”更是有着近两千年的历史。站在这屹立千年的门关上,望的是往来车辆的穿梭,看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邃远,仿佛百年沧桑尽在眼前,唯一不变的也许只是时间的方向。

  “晴川阁”内悬挂了一幅描述江上千舟随波逐流的画面,上悬“山高水长”四个大字,金光灿灿。立于阁中,数点点扁舟,观幢幢高楼,江上景色一览无余。游完“晴川阁”,孙扬还有充裕的时间前往火车站,漫步在江堤之上,不经意间发现了一长滩的雕塑群公园,北起“镇江柱”,后经“巫山开道”到“填云梦泽”,“龟蛇锁江”到“万民拥戴”,无一不是描述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的故事。

  公园的中央,一幅“大禹治水图”长达百米,以浮雕形式展现,更是把“与虎为友”、“受命治水”、“驱逐共工”、“河伯献图”、“伏羲赠圭”、“擒锁水怪”、“力开伊阙”、“变熊惊妻”、“接受禅让”、“神马自来”各个故事演绎得惟妙惟肖。浮雕前方一座大气恢弘的铜像雕塑,大禹一手执戟,一手驭车,遥望江岸,坐骑似龙似马,四头四身,大有横扫四合,脚踏八荒,不可一世之态。

  公园的终点是在武汉长江大桥之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说的便是此桥了,它衔接了龟、蛇二山,公路、铁路两用,从文化和地理上把武汉三镇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完美的行程莫过于坐着车从这座见证了新中国历史的长江大桥上经过了,此刻孙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打算去到开始的地方——武昌火车站。开着车窗,江风拂面而过,远处红艳艳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横贯东西,无疑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不经意间,新旧的交替顺着时光的洪流一刻也不曾停歇地轮转变换着。

  《菩萨蛮·一去不返》

  凭栏远望穿江路,抬头细点飞楼木。尚就古琴台,瑟何鸣自哀。

  高山流水逝,复有孰人至。平地起风豪,凌云当更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a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a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